原標題:民企定心丸|信貸、債市、股市政策齊發力,助力民企渡難關
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提出了6大具體措施緩解民營企業當前所遇到的困難。其中第2條為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據新華社發布的《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全文)》,關于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習近平主要講了6句話。以下嘗試對這6句話做逐條解析(黑體字為原話)。
1.要優先解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甚至融不到資問題,同時逐步降低融資成本。
由于中小企業的融資具有小而散、財務不規范、抵押物不足等特點,常常被商業銀行排除在外,因此有了融資難的問題。同時,由于中小企業壞賬率高,迫使銀行在發放貸款的時候上調利率,因而又有了融資貴的問題。據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提供的數據,貸款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商業銀行貸款利率保本至少是10%。更為嚴重的是,對于那些被銀行排除在外的中小企業,只能通過民間借貸的方式獲取融資,它們的融資利率大大高于銀行的貸款利率,這使得融資貴問題變得更為突出。
針對這些問題,今年以來,政府部門也已經出臺了系列政策。
9月26日,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正式成立,首期注冊資本661億元,財政部持股比例約為45.39%。經初步測算,今后3年該基金累計可支持相關擔保貸款5000億元左右,約占現有全國融資擔保業務的四分之一。這將有助于獲得擔保的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
據澎湃新聞了解,下半年以來,銀保監會要求商業銀行加大對經營性貸款的投放,同時要求不能上調利率。一位浙江南部國有大行主管小微企業貸款的負責人告訴澎湃新聞,今年一系列政策下來,效果不錯,小微企業的貸款客戶數量比年初增加了七八百戶,是近5年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因為上面對我們小微企業貸款的額度、戶數、利率、資產質量都有考核,這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此外,通過銀稅聯動某種程度上能夠大大增強中小企業貸款的效率。這兩年來,很多銀行利用大數據,推出了與稅收掛鉤的信用貸(有的叫稅融通,稅貸通,稅易通等)產品,以“納稅信用”換“銀行信用”。
也有商業銀行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對中小企業貸款實行財政貼息或許是一個效果更好的政策方向。
2.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
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之所以存在,也與監管考核和銀行內部激勵機制有一定關系。很多時候,中小企業貸款存在“吃力不討好”的情況,首先,對信貸員來說,做10筆中小企業貸款,業績不如做1筆大機構的貸款;其次,一旦出現壞賬,信貸員就可能遭受懲罰。一名來自浙江的股份行支行行長向澎湃新聞介紹,一出壞賬就通報批評或者總行給處分,甚至抄送銀保監會,等于掐斷了這個人的職業生涯。
針對上述問題,監管部門也已出臺了不少政策。
在央行層面,為了激勵金融機構向民企和中小企業貸款,央行今年四次實施定向降準,釋放了7500億元的增量資金,主要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創新型企業;兩次增加再貸款、再貼現的額度一共是3000億元,支持金融機構擴大民營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
銀保監會層面,建立差別化的監管指標體系,小微企業貸款適用優惠風險權重,將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等普惠金融服務情況納入監管評價體系,適當提高小微企業、三農等貸款不良容忍度。支持銀行發行小微、三農專項金融債,拓寬普惠金融信貸資金來源。穩步推進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證券化、信貸資產流轉和收益權轉讓等業務創新,加速資金流轉。拓寬不良資產處置渠道,鼓勵試點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不良貸款資產支持證券,鼓勵通過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合規開展小微企業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
銀行內部考核方面,10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其中就特別強調,要健全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對已盡職但出現風險的項目,可免除責任。“給小微企業貸款建立不一樣的考核和評價體系,有利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我們都清楚給小微企業貸款是吃力有時候還不討好的,所以更要在機制上予以鼓勵。”一位銀行業人士對澎湃新聞說道。
3.要擴大金融市場準入,拓寬民營企業融資途徑,發揮民營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風險投資、股權和債券等融資渠道作用。
今年民企融資難有一個特點就是發債難。在去杠桿的大背景下,部分民營企業由于無法實現發新債換舊債,造成了債務違約,進而導致了債券市場對民企債券的回避情緒,進一步加重了民企發債難問題。
對于這一點,央行在7月18日窗口指導部分商業銀行,對于信用債投資,AA+及以上評級按1:1比例給予MLF,AA+以下評級按1:2給予MLF資金,此舉釋放了強烈的維穩債市的信號。
10月22日,央行更是創新性地推出了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首期規模或達1600億元。“設立這個工具主要是帶動整個金融市場對民營企業融資氛圍的一種改善,所以這個工作支持的目標和重點,就是要支持暫時遇到流動性困難,但是有市場、有發展前景、技術有競爭力的這樣民營企業。”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解釋這一工具是說道。
11月2日,中債信用增進公司和東方園林、大北農、碧水源3家中關村示范區民營企業、中關村科技融資擔保公司、2家商業銀行簽訂“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合作意向書,標志著“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正式落地。
4-6.對有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民營企業,有關方面和地方要抓緊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避免發生企業所有權轉移等問題。對地方政府加以引導,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有前景的民營企業進行必要財務救助。省級政府和計劃單列市可以自籌資金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在嚴格防止違規舉債、嚴格防范國有資產流失前提下,幫助區域內產業龍頭、就業大戶、戰略新興行業等關鍵重點民營企業紓困。要高度重視三角債問題,糾正一些政府部門、大企業利用優勢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營企業款項的行為。
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10月3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民企融資難主要難在流動性的壓力,而流動性壓力主要是直接融資和表外融資渠道受阻,包括發債困難、股權質押融資等等帶來的一些風險,使個別民營企業的存量融資到期無法正常接續。
紓解股權質押風險已經被各相關部門所關注,“拆雷”行動也已在穩步推進。
10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設立專項產品,發揮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優勢,參與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為優質上市公司和民營企業提供長期融資支持。10月29日,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設立保險行業首支專項產品“國壽資產—鳳凰系列產品”,目標總規模200億元。
地方政府層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廣東省、廣東省深圳市、湖南省、浙江省、四川省成都市、北京市等13個地區的國資被曝出已經于近期推出或醞釀了救市方案,疏解上市公司流動性風險或股權質押風險。除了深圳的“數百億”專項資金,其他地區已知的救助基金規模合計已近10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