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聯合調查組回應權健事件:將根據調查結果分類區別處置【點擊圖片查看詳情】
輿論對于權健排山倒海般的質疑,終于引來了官方的實質性表態。進駐權健集團的聯合調查組表示,已分別針對輿情關注的“周洋就診”、是否涉嫌夸大宣傳、是否涉嫌非法傳銷、醫療資質、保健食品安全等開展工作。調查組負責人表示,“我們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分類區別處置,合法的依法保護,違法的堅決打擊,違規的取締整治。”
對于一家有合法牌照的直銷企業,監管部門全面介入,展開起底式的聯合調查,類似的先例并不多見。這一調查能否全面揭開“權健帝國”的真相,還相關當事人一個公正,值得期待。
“合法的依法保護,違法的堅決打擊,違規的取締整治”,聯合調查組的三個承諾,無疑是嚴肅的。對于某些直銷企業不斷曝出的亂象,這一明確的監管信號,其實早就應該有。直銷牌照不是違法保護傘,直銷企業的運營必須遵循法律的邊界,一旦逾越,就得付出昂貴的代價。
從虛假廣告到非法傳銷,從“周洋就診”到火療傷人,權健一夜之間爆出如此多問題和爭議,反襯出監管的長期疲弱和松弛。權健自誕生那天起,就被各種丑聞所環繞。早在2007年,就有媒體報道了權健在一些地區組織傳銷活動。此后,媒體對于權健的各種暗訪曝光不斷。2012年,國家質檢總局下屬的《中國質量萬里行》雜志,對于權健的非法傳銷也進行了揭露。
長期以來,公眾和輿論的聲音,并未驚醒當地監管部門,促使其對權健的種種問題按圖索驥,深入調查。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丑聞曝光,權健不僅毫發未傷,反而在2013年拿到了商務部核發的直銷牌照。這樣的結果,給了之前許多斷言“權健申請直銷牌照前景堪憂”的媒體和受害者一種挫敗感。
對于權健的亂象,長期以來,消費者的投訴眾多,但這些投訴,大多都被束之高閣,極少數進入法律環節的,相關的追究和懲處也往往不痛不癢、點到為止。在吉林蛟河市法院審判“權健涉傳銷”一案中,權健神奇地全身而退,只有兩名高管被判刑,而且只判了緩刑,其中一位孟姓高管的海報一直掛在權健總部未撤下,可謂對監管和法律的無情嘲弄。
權健并非孤例。中國不少直銷企業,都曾像權健一樣,涉入傳銷等違法丑聞。在許多人眼里,直銷幾乎就是傳銷的代名詞。為何直銷作為一種正常的營銷方式,在我們這里就出現了變異?一些消費者的無知與愚昧,當然為這些企業提供了生存土壤,但與此同時,監管的不彰、執法的缺位,更是無法回避的因素。
對于聯合調查組進駐權健,有網友擔心,面對權健這家天津本地企業,天津聯合調查組會不會秉公執法,嚴格處理?對于這樣的擔心,最好的回應就是用行動說話。即恪守“三個承諾”,百無禁忌,一查到底,對權健涉嫌違法的問題拿出“動真格”“零容忍”的處理決心和態度,對違法問題一個都不遺漏,對責任人員一個都不放過。
輿情滔天,背后是沉甸甸的民意期待。只有當監管真正“站起來”,才能還受害者以公正,遏制打著直銷之名的非法傳銷泛濫,阻止下一個權健的崛起。
原標題—馬上評|聯合調查組進駐權健,要對得起沉甸甸的民意期待 本文章轉發自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