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市榮縣2天內發生三起4級以上的地震,城區部分群眾質疑近期頻繁發生的地震與頁巖氣開采有關,到行政中心聚集,經宣傳疏導,已陸續散離。2月25日晚,榮縣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磊石成鑫(www.530440.com)表示,因地震安全原因和安全生產需要,頁巖氣開發企業已暫停開采作業。
澎湃新聞注意到,早在2018年10月底,就有網友就此問題在網上提問,當時自貢市防震減災局回復稱,“因地震發生在地下幾公里至十幾公里范圍,加之地球的不可入性,故目前世界各國都還不能夠清楚掌握地震發生時地下的地球物理變化過程。你提到的榮縣近期小地震活動是否與頁巖氣開發有關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開展深入的科學研究。”
隨后,榮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也就上述網友提問予以公開回復,回復內容和自貢市防震減災局基本相同。榮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稱,“您提到的榮縣近期小地震活動是否與頁巖氣開發有關的問題,還需要會同地質、地震等專業機構進一步開展深入的科學分析。同時,榮縣將協助地質、地震等專業機構進一步開展地震監測,加強科普宣傳等工作,及時公布相關信息。”
2天三次地震致2死12傷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官網消息,2月24日5時38分,在四川自貢市榮縣(北緯29.5度、東經104.5度)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2月25日8時40分,在四川自貢市榮縣(北緯29.5度、東經104.5度)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2月25日13時15分在四川自貢市榮縣(北緯29.5度、東經104.5度)發生4.9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2月25日晚,澎湃新聞從四川自貢市榮縣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處獲悉,截至2月25日17時,上述三次地震共造成2人死亡,12人受傷(其中3人重傷,9人輕傷)。受災人數13260人,房屋倒塌9間,損壞10911間,造成高山鎮水打溝水庫等5座小型水庫壩頂防浪墻出現裂紋,但不影響大壩及水庫安全。地震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99萬元。
地震發生后,省、市領導高度重視,榮縣立即啟動地震應急預案Ⅲ級響應,成立抗震救災指揮部,下設災情核查、搶險救災、次生災害防御、受災群眾安置等一辦六組開展相關工作。災情發生后,抗震救災工作組立即趕赴現場,組織相關力量開展災民轉移安置、災情核查統計、工程搶險、災情動態監測、次生災害防御等相關工作,共轉移安置605名受災群眾。
官方去年11月曾回復地震頻繁是否和頁巖氣開采有關
澎湃新聞注意到,2天內發生三次4級以上地震后,不少當地居民懷疑,地震頻發可能和當地頁巖氣開采有關。
上述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提供的通報顯示,2月24日、25日下午,榮縣城區部分群眾質疑近期頻繁發生的地震與頁巖氣開采有關,到行政中心聚集,經宣傳疏導,已陸續散離。因地震安全原因和安全生產需要,頁巖氣開發企業已暫停開采作業。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8月,自貢市政府與中石化西南油氣分公司頁巖氣勘探開發利用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自貢頁巖氣資源富集,作為川南頁巖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開發潛力巨大,市場前景廣闊。自貢市將聚焦頁巖氣產業,深化開發利用,力爭到2020年建成全省重要的頁巖氣產業裝備基地和川南國家級頁巖氣試驗區利用基地。
榮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信公眾號“榮縣微報”2016年3月10日發布的文章介紹,榮縣地區在“長寧—榮縣—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產業示范區”范圍內,該區域是四川盆地內頁巖氣的最佳儲層區。該示范區頁巖氣初步估算資源儲量達5.18萬億立方米,勘探開發潛力巨大。
2018年7月17日,“榮縣微報”發布的另一篇文章顯示,榮縣頁巖氣資源非常豐富,分布面積約1162.92Km2(占幅員面積的72.7%),預測資源量4956.59億方。今年計劃部署13個平臺和2個單井,共48口井,目前11個平臺已進場(其中:高山鎮6個,雙石鎮2個,望佳鎮2個,旭陽鎮1個);預計2018年將有10口井正常采氣,年產氣量可達1億立方米,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稅收1400萬元。
澎湃新聞檢索發現,2018年10月23日,有網友在人民網論壇留言稱,他是榮縣人,近日榮縣及周邊發生多次小地震,他發現自從榮縣開發頁巖氣后,榮縣地震頻繁,大家都猜測地震頻繁和頁巖氣開采有關,希望得到官方權威回答。
同年11月1日,自貢市防震減災局回復稱,“ 根據地震監測資料分析,榮縣地區屬于中小地震活動區。截至2017年,榮縣及邊界地區發生2級以上地震230次,其中3級以上地震27次,最大地震為1967年7月29日發生在榮縣東興一帶的4.0級地震。2018年以來,地震臺網記錄到榮縣地區1級以上地震370次,其中2級以上地震70次,最大地震為2018年9月21日發生的3.4級地震。因此,在國家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中將榮縣確定為6度抗震設防地區。因地震發生在地下幾公里至十幾公里范圍,加之地球的不可入性,故目前世界各國都還不能夠清楚掌握地震發生時地下的地球物理變化過程。你提到的榮縣近期小地震活動是否與頁巖氣開發有關的問題,還需要進一步開展深入的科學研究。”
澎湃新聞發現,同年11月3日,榮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也就上述網友提問予以公開回復。
據微信公眾號“榮縣微報”2018年11月3日發布的文章,對于有網友在人民網留言反映關于榮縣地區地震的相關問題,榮縣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回復如下:“榮縣地區歷來屬于中小地震活動區,在國家頒布的《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中將榮縣確定為6度抗震設防地區。根據地震臺網監測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榮縣及邊界地區發生2級以上地震230次,其中3級以上地震27次,最大地震為1967年7月29日發生在榮縣東興一帶的4.0級地震。2018年以來,地震臺網記錄到榮縣地區2級以上地震70次,最大地震為2018年9月21日發生的3.4級地震。”
上述回復稱,“因地震通常發生在地下幾公里至十幾公里范圍內,引發地震的成因復雜,在世界上都屬于科學難題,加之地球的不可入性,故目前世界各國都還不能夠清楚掌握地震發生時地下的地球物理變化過程。您提到的榮縣近期小地震活動是否與頁巖氣開發有關的問題,還需要會同地質、地震等專業機構進一步開展深入的科學分析。同時,榮縣將協助地質、地震等專業機構進一步開展地震監測,加強科普宣傳等工作,及時公布相關信息。”
專家分析地震頻發和頁巖氣開采的關系
榮縣地震頻發,究竟是否和當地頁巖氣開采有關?對此,2月25日下午,自貢市地震局工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相關問題省地震局已組織專家答疑,以相關說法為準。
2月25日下午,四川省地震局官方微博@四川省地震局 轉發一篇川報觀察客戶端刊發的報道顯示,2月25日下午3點,四川省地震局組織專家接受記者采訪,權威解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據四川省地震預報研究中心主任杜方介紹,此次在連續發生3次4級以上地震的自貢榮縣地區區域內的地震活動水平總體較低。根據目前的研究,此次發生的地震均屬于自然原因引發的構造地震。當地不存在發生6級以上破壞性地震的構造基礎和醞震條件。這個區域內發生地震之所以受到高度關注,主要原因與該區域人口密度高有關。建筑物只要有足夠的設防標準,4級左右的地震一般不會造成較大的破壞。
上述報道顯示,針對目前網絡上的一些傳言,專家回應稱目前尚不能確定此次地震的發生與工業開采有關。此次連續發生地震的震源深度都在5公里左右,人類工業開采活動達不到這一深度,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仍然屬于天然構造地震范疇,相關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
對此,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告訴澎湃新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榮縣發生的3次震源深度只有5公里,都在4級以上,而不是1、2級,這應該和該地區構造應力的增強有關。
孫士鋐表示,從宏觀方面看,印度板塊對歐亞板塊的推擠,四川盆地受到這推擠后,地下的構造應力就會加強。至于哪些地區加強,這與地下的地質構造有關,有斷層的地方會容易積累應力,但要考慮到作用力的方向,斷層的走向等很復雜。頁巖氣開采是否會改變地區構造應力分布狀態,會降底斷層抗壓強度,“反正這類事現在都是推測,不可能說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