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顧問們在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中一致稱,日本發動的“魯莽戰爭”在亞洲造成了巨大傷害,但在是否能用“侵略”一詞描述日本當時的行為上產生了分歧。 CFP 圖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關于戰后70周年談話的私人咨詢機構“21世紀構想懇談會”的主席8月6日向安倍遞交了討論成果報告。
安倍晉三的顧問們在這份報告中一致稱,日本發動了輕率的戰爭給以亞洲為主的各國造成眾多損害,但在是否能用“侵略”一詞描述日本當時的行為上產生了分歧。
據人民網報道,中國外交部長王毅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會談。王毅表示,“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不光中國人,國際社會都在關注日本怎么過這一關。我們當然拭目以待。當然,我們也闡述了我們嚴正的立場。”
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6日在吉隆坡會見岸田文雄,就安倍晉三將于8月中旬發表的戰后70周年談話表示,希望“安倍談話”明確重申歷任日本首相談話的歷史觀。
對使用“侵略”表述存在異議
“21世紀構想懇談會”主席、日本郵政社長西室泰三6日在首相官邸向安倍遞交了匯總歷次會議討論成果的報告。關于此前的戰爭,該報告寫明日本的行為是“侵略”和“殖民統治”,但未談及有必要寫入戰后50周年村山富市首相談話中的“道歉”表述。此外,鑒于美國國力相對減弱,報告主張在安全領域增大日本的全球性職責負擔。安倍將參考該報告或于14日發表談話。
報告共38頁,以安倍提示的“20世紀的教訓”、“戰后日本的歷程”、“與中韓和解”等論點構成全文。報告指出“不能說已經完全實現”與中國、韓國的和解,同時敦促中韓應抱有“寬容之心”。
共同社報道稱,關于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的日本,報告稱“擴大了對大陸的侵略”、“輕率的戰爭給以亞洲為主的各國造成眾多損害”,認為“尤其是30年代后半期開始,殖民統治日益嚴酷”。報告在注釋中介紹稱,多名委員對使用“侵略”表述提出了異議。
而路透社對報告內容的描述稱,在“九·一八事變”后,“日本擴大了對亞洲大陸的侵略,偏離了一戰后轉向民族自決、戰爭非法化、民主化以及強調經濟發展的軌道……并通過一場魯莽的戰爭對多個國家——主要是亞洲國家——造成了巨大傷害”,“尤其是在中國,這在廣大地區造成了許多受害者。”
報告強調戰后日本“在對此前大戰深刻反省的基礎上,獲得了新生”,列舉自衛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PKO),稱日本從90年代起“推進了積極和平主義”,成為“分擔國際秩序成本的負責任的國家”。報告還聯系中國的軍費增加,要求重新研究日本防衛費被限制在“國民生產總值(GNP)1%以內”的規定。
報告稱,日本與歐美、澳大利亞、東南亞實現了和解。在與中國的歷史認識問題上,報告稱2006年安倍與中方確認了戰略互惠關系,“反映出(該問題)暫且告一段落”,作出了肯定性評價;但對于韓國樸槿惠政府,則批評稱“尚未認識到與日本理性交往的意義”,該表述與認為有必要搞活交流的對華關系形成了對照。
報告列舉今后日本應采取的舉措包括:由各國學者一起展開共同歷史研究、減輕沖繩基地負擔、引領“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等。報告要求加大戰歿者遺骨收集工作力度,但沒有談及靖國神社的甲級戰犯合祀問題。
經內閣會議決定談話內容
安倍晉三6日在廣島市召開記者會,就戰后70周年談話強調“安倍內閣將總體上繼承歷屆內閣有關歷史認識的立場,以此為前提擬定”。安倍還表示:“將集結眾智在談話中寫入對二戰的反省、戰后和平國家的歷程以及今后日本應如何為亞太地區和全世界做出貢獻。”
關于談話的發表時間及是否經內閣會議決定,安倍表示將結合其私人咨詢機構“21世紀構想懇談會”6日發布的報告再做決定。
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在廣島市召開記者會時暗示希望采用經內閣會議決定的方式,稱“首相談話事關重大,希望由內閣決定恰當的模式”。
安倍還稱,希望能借明年5月七國集團(G7)峰會在三重縣召開之機,促成各國首腦訪問核爆受害地廣島和長崎。他說:“希望他們親眼見證原子彈爆炸的實際情況,感同身受對于推進核裁軍也具有很大意義。”
關于安保法案,安倍稱“是為堅守不戰誓言,將戰爭防患于未然,對于保護國民生命與和平生活不可或缺”。
王毅6日在與岸田文雄會談時稱,“我們看到日本的軍事防御政策發生了很大調整和變化,這自然會引起很多國家,特別是周邊鄰國的擔心。我們希望日本能夠繼續走他們過去堅持的和平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