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習近平告訴干部如何成為行家里手
領導干部是黨和人民事業的骨干、關鍵少數,是一個部門、一個地方的決策者和管理者,其專業素質的高低、領導才能的強弱,直接影響著決策水平、管理成效和發展成果。干部的能力建設不是一勞永逸的事,必須跟上時代步伐,不斷提高知識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素質和能力。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煉,使專業素養和工作能力跟上時代節拍,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努力成為做好工作的行家里手。”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圖為:2016年7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出席大會。
一、避免少知而迷、無知而亂
“知”是一門大學問。“知”指的是知識、見識、能力。有“知”才有信心,才有力量。少知之人,滿足于一知半解,看似都知道一點,其實根底淺薄、胸無大略。應付日常程式還問題不大,但是一旦情況發生變化,根基不牢、見識短淺的弊端就浮現出來,不僅無法正確解決問題,而且容易舉棋不定,迷失方向。無知之人,不僅無知,也不能辨識什么是真知,所以常常不知以為知,在工作中表現為瞎指導、亂指揮,其結果輕則事業受挫造成損失,重則分崩離析不可挽回。
少知、無知的問題,其實就是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1939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干部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現在我們的隊伍里面發生了這樣一個矛盾,就是我們的干部不學習便不能夠領導工作……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當前,在領導干部中,本領恐慌問題依舊存在。習近平指出:“本領恐慌在黨內相當一個范圍、相當一個時期都是存在的。實現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項目標任務,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對我們的本領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新常態下,各種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出現,問題的嚴重性、情況的復雜性超出人們的想象,我們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東西還很多。面對新情況、新問題,一些干部不知所措,缺乏改革創新的思路和舉措,出現了本領恐慌。有的領導干部看不懂形勢、理不清思路,把不準方向、打不開局面,知識結構老化、業務素質欠缺的掣肘愈加明顯。有的干部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工作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迷茫焦慮,遇見難事東躲西藏、碰到矛盾上推下卸、處理問題左支右絀,這同少知、無知密切相關。習近平強調:“要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努力在實踐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拓寬眼界和視野,著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著力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