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磊石成鑫液壓制磚機機械(www.530440.com)注意到,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劉寶玲在雄安新區管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雄安發布”的一篇文章后留言,希望有識之士關注雄安合作造林實驗區的重大意義,還特別澄清稱,實驗區所在地仇小王村的用地模式并非“租地”,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
9月20日,雄安新區管委會發布消息稱,雄安新區圍繞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依法依規啟動秋冬季合作造林實驗工作,計劃造林1萬畝,并選定容城縣平王鄉仇小王村南保靜公路北側175畝地塊作為合作造林實驗區。
雄安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新區正在探索一套適合新區規模造林的經營機制和模式。在經營機制方面可以通過以企業與農戶或集體間多要素多方式合作,使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在經營模式方面,借鑒以經濟林反哺生態林、以商業帶動農業、以旅游促富裕的先進經驗,有效增加農民工資性、財產性、經營性收入,讓農民在新區發展中實現更多的獲得感。
劉寶玲留言稱,他特別注意到有的網友把新區在仇小王村用地的模式說成是“租地”,把合作造林收益稱作“租金”。他強調,這其實是一種誤讀,合作就是合作,與租地完全不是一回事。
“租地是一錘子買賣,而合作則是利益共享,但是原則上也是風險共擔,但是在一定條件下,農戶有保底收益!在今后的森林效益里,有出地群眾的利益,我們正在完善合作造林的機制。”劉寶玲寫道。
雄安新區秋冬季合作造林將堅持政府主導、“三變”合作、多元發展、共建共享的原則,創新造林經營機制和模式,建設近自然“千年秀林”。
據介紹,新區秋冬造林所構建的是平原地區大面積的異齡復層混交近自然森林,這在中國尚屬首例。率先設立合作造林實驗區的做法得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著名森林經理學家唐守正的指導和肯定。
在合作造林實驗區內,將先期開展植樹造林全過程的實驗,從規劃設計、用地模式、合作機制、苗木選擇、技術規范、施工管理、行政指揮等方面進行全面實戰演練。待實驗結束后,編制《雄安新區植樹造林工作手冊》,為指導新區秋冬季植樹造林提供政策、機制和技術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