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海口2月7日消息(記者辛如記 吳媚苗 王逸群)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到江蘇、四川等地考察調研。期間,總書記與干部群眾話民生、到百姓家中拉家常的情景給人留下磚機深刻印象。過年了,當地百姓生活得怎么樣?總書記關心的民生問題有哪些新變化?春節期間,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策劃《習總書記的民生足跡》,回訪總書記所牽掛的人和事,感受總書記的為民情懷。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看望農民群眾,考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市和鄉村都要發展好。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如今快一年時間過去,施茶村發生了哪些變化?村民們的日子過得怎么樣?
冬末春初,在一片郁郁蔥蔥的石斛園里,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施茶村村民陳瑞妹正在鋤草。近年來,施茶村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致富道路,讓陳瑞妹和村民們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村民陳瑞妹(右)和肖月娟(左)在自家門口務工(央廣記者 辛如記 攝)
2018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施茶村考察時,對施茶村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城市和鄉村都要發展好,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習近平:發展不光是城市要發展,鄉村也要振興。城市要繁榮,鄉村也要繁榮,鄉村振興要靠產業。
如今快一年時間過去,施茶村的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依托“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施茶村火山特色農產品銷售額由原來的3000多元/天增長到15000多元/天,火山石斛的銷售量同比增長了10倍。如今,陳瑞妹不僅能在石斛園里拿到每月2千多元的工資,年底還能得到土地入股分紅。

施茶村“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央廣記者 辛如記 攝)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還觀看了石斛園里空心磚機手機智能噴灌、水肥一體化等現代管理技術。返鄉青年吳清偉介紹,今年石斛園還要更新“植被健康診斷觀察儀”,進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他說:“希望下次習總書記再過來我們這邊,看看咱們的發展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強調,要鼓勵和扶持農民群眾立足本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發展鄉村旅游、庭院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過去一年,施茶村不斷完善旅游公廁、游客中心等配套設施,促進“騎行+采摘”等休閑農旅產業的發展。節假日期間,施茶村的農家樂“人滿為患”,民宿入住率高峰時能達到95%以上。
村民陳瑞妹說:“很多游客到這邊來玩、到處看看、過來住宿,以前是沒有的。有國內的,比如北京等地,還有國外的黑人朋友,很多外國人跟我們打招呼。”

施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 鄉村旅游產業正在飛速發展(央廣記者 辛如記 攝)
鄉村振興,離不開創新發展模式,當然也少不了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施茶村考察時強調,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成為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的主心骨和堅強戰斗堡壘。
習近平:要搞好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讓人民群眾幸福,要有一個好的黨支部,要把黨員隊伍建設好,你們做的都不錯,再接再厲,祝我們施茶村更上一層樓,老百姓的生活更幸福。

大學生村官、施茶村黨支部副書記李華燕接受央廣記者辛如記、吳媚苗采訪(央廣記者 辛如記 攝)
施茶村黨支部副書記、大學生村官李華燕說,過去一年,他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全力做好本職工作,讓更多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村民們的收入越來越高,幸福感越來越強。
李華燕介紹,2019年施茶村黨支部還要帶領大家繼續擴大石斛種植面積,加強產業深加工,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就業。
她告訴記者:“(我們)有計劃再多開發一些產品,增加它的附加值。比如石斛酒、石斛的化妝品等等這些都可以開發,這樣就可以提高村民的收入。”

施茶村石斛今年將擴大種植面積到500畝(央廣記者 辛如記 攝)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時告訴村民們,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振興要有特色。
如今,施茶村的“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路徑已在海南遍地開花。越來越多像陳瑞妹這樣的“新農人”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致富。
對于未來,陳瑞妹充滿信心:“明年希望我跟我的愛人收入越來越多,可以蓋一層(棟)小樓。總書記來了以后,我們這里變化很大,明年也希望總書記再來看一下我們。”


